外资银行内地零售业务寻求新定位

2013-09-12 16:15:53  来源: 中国日报网

小字体大字体

日前,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等外资银行被传关闭了其在内地的零售业务,被部分人士解读为“看空”。但记者调查发现,尽管部分外资银行对零售业务多有“取舍”,但其在企业业务领域则加速了扩张势头。寻找自身优势、谋求业务转型,应是当前外资银行在华业务的主要趋势。

零售业务是外资行“软肋”

昨日,本报记者致电苏格兰皇家银行位于上海的中国区总部,其公司业务部门一位人士在电话中确认:该行的确已在日前关闭了在中国内地的零售业务。至于关闭原因是什么?她表示,自己不清楚。

作为世界著名综合性银行,德意志银行同样被传关闭了其在内地的最后一家零售业务支行北京华贸支行,部分员工还被辞退。记者昨日同样致电该行位于北京的总部求证,但未能得到答复。

上海一位外资银行业人士昨日透露,除苏格兰皇家、德意志之外,一些进入内地较晚的外资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同样发展缓慢。经过几年的业务拓展,难有起色,最后只得减少资源投入,甚至不再做增量的零售业务。记者还了解到,部分外资银行因零售业务不佳,因此还裁撤品牌部门。

深圳一位外资行人士对记者分析,部分外资银行发展内地零售业务之所以艰难,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新设网点的限制,不论是新设分行,还是支行,都有严格的资金门槛,外资行未必有这个资金实力;另一方面,一些外资行善于做财富管理业务,但内地金融市场的创新空间有限,因此这一板块的发展也并不突出。

外资行看好内地经济前景

几家欢乐几家愁,在部分外资行收缩战线的同时,更多的外资银行选择在内地大幅扩张。

以在内地外资银行资产规模中排名前三的东亚中国为例,无论零售还是批发业务,近年都做得风生水起。据悉,东亚银行的前海支行也将于本月底开业。

另一家外资银行深圳分行高管则对本报分析,外资银行目前的盈利点主要在对公业务,特别是中小企业业务,零售业务不是重点,形成这种格局有一定的“历史原因”:外资银行最初进入内地,不少都是从香港出发,然后以深圳为跳板,顺应了香港制造业转移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潮流。“银行跟着企业主一起过来,做的还是那些中小企业。”

“内地经济依旧向好,仍然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方。”该高管表示,部分外资银行的确在零售业务上面临困难,但更多是具体策略选择的问题,并非不看好内地市场。随着内地金融体系的不断改革,在零售业务上一定会有更多的商机。“基金销售、保险代销都在放开,产品线越来越丰富,零售业务长期看涨没有任何问题。”他补充说。

企业业务扩张近期频现“亮色”

相比国内银行,外资银行的“劣势”在于资金和网点的不足,那么,外资银行的优势又是什么?

以往,获得低成本的外汇资金曾经是外资银行的重要优势。但随着近年来监管部门对外债规模监控的收紧,这一“优势”已逐渐丧失。

不过,随着内地金融业的发展和改革步伐的加快,在跨境金融领域,外资行又重新看到了自身优势。此前,渣打中国曾因给一家全球知名制造企业办理了总额达27亿元的人民币跨境放款而备受业内关注。渣打中国一位人士对记者说,今年1月,前海跨境人民币贷款在全国率先破冰,这更是外资银行的机会。

实际上,对外资银行来说,没有人会选择在中国市场“收缩”,最多是“调整”。以德意志银行为例,尽管其被传收缩零售业务,但其9月初又在中国新开支行青岛分行,其定位客户群体主要是企业和金融机构。同样,苏格兰皇家银行也被认为将更加专注于对公业务,其已在内地建立多家非银行类金融业务平台,横跨信托、期货和租赁等行业,旨在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