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北大自招落榜生,谁更需安慰?

2017-05-14 13:17:03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作者:程振伟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日前,北大招生办在公布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结果的同时,给初审未通过的考生发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饱含着鼓励与期望,赢得一片点赞!正如网友所说,这封信预示着高校招生越来越人性化,也越来越具有人情味。招生不再是冷冰冰模式化的程序,而是应该有温度的对话。

  北大给自招落榜生写了一封信,其中有直言“无关乎成败”的安慰,更有“及时调整心态,不要让一时的失落否定你成为英雄的可能”的鼓励,媒体一片叫好,对北大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胸怀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加激赏。只是,相比北大自考落榜生,还有更多人需要安慰,我们也不能在关注北大人文光环的同时,而忽视了真正需要安慰甚至补偿的人们。

  北大自招之难,世人皆知。正如这封信所言,自主招生“是北大在选拔学科特长突出、具备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毕业生方面的一项探索”,甚至比参加正常高考难度更大,所以参加自招的学生,大多已经是各所名校的尖子生,在强手如林的自招竞争中落选,不见得“技不如人”,也不是多么难以接受的事情。而且还有参加高考通过分数进入北大的机会。即便上不了北大,这些已经足够优秀的学生,上其他名校的机会其实很多。其实,北大招生办给这些自招“一时失意者”写信安慰,很有必要,但从整个社会角度而言,真正需要安慰和补偿的人,理应受到更多关注。

  譬如,落后农村学生,因为家庭条件,或当地教育水平有限,在高考中失利,或者所上高校不足以改变自身命运,我们可有给予安慰?他们的父辈已经是层级社会的失落者,难道他们注定只能在高考中垫底?更遗憾的是,像毛坦厂中学这样的补习学校, 固然自身在应试教育上走的太远而极端,但能让农村落榜生通过地狱般强化补习,短期内提高高考应试表现,而考上他们心中理想高校从而改变出生注定的命运,而社会上却将他们视为“高考机器下出产的产品”,其中不无鄙视嘲笑,可当他们起初高考落榜前途黯淡时,谁给他们安慰,谁给他们提供其它出路?

  一个社会,对失败者要有包容安慰,它体现出社会的温度,更是社会文明的体现,绝对的丛林法则,解释的是动物世界的生存规则,不太适用现代社会。但当我们说“失败者”时,也要有体系化的“甄别机制”,要分清楚谁才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失败者”,谁其实是“伪失败者”?比如,北大自考落榜生,可以说是失败者,但在那些农村末流学校学习自身因为各种原因成绩乏善可陈的学生眼里,就不是失败者,而后者所需要的关注和资源帮扶其实更多,而现实中他们往往是“被屏蔽者”。而我们都知道,最需要关注安慰救助者,其实应该是底层弱势者,不以成败论英雄,在社会价值评判体系中,最适用的其实是他们。当他们跌倒时,当他们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时,安慰、关注和实际帮助,最应该送到他们身边,而这种机制是杜绝社会矛盾,消解维稳压力的最大防火阀。

  当我们关注北大安慰自招落榜生时,我们还要关注帮助更多“真正、更需要安慰的那些人”。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