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中石水城论中国文字

2013-10-16 08:35:56  来源: 大众日报

小字体大字体

 

  □ 王兆锋

  欧阳中石,山东省肥城市人,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早年拜在京剧大师奚啸伯的门下。现任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文化研究所所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画研究院院务委员、艺术品中国资深艺术顾问、山东省方志馆名誉馆长。
  10月12日下午,著名学者、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先生,在“首源弘文书苑”举办的首场讲坛上,就中国的文字的特点,进行了精彩讲解。
 
     “我与东昌府关系源远流长”
  欧阳中石先生谈道:“我与东昌府关系源远流长。我1928年出生于肥城,1935年到泰安读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又回到家乡读私塾。我那时读的《弟子规》《百家姓》《孟子》《论语》等书,都是东昌府出的书。东昌府是个有学问的地方。”
  “去年,我来聊城,看到‘海源阁’就想,记得上世纪40年代,我在济南读中学时,书上写的好像是‘海渊阁’。‘源’和‘渊’的区别在哪里呢?为什么称作‘海源阁’而不是‘海渊阁’?我向同行请教,自己终于悟出来了,‘海渊阁’,指的是知识像大海一样宽厚、渊博;但是,无论大海多么广博、渊博,总是有源头的。所以,称聊城的藏书楼为‘海源阁’,表明这里是知识、文化的源头。”
  10月12日,“首源弘文书苑”在聊城挂牌。“弘文书苑”是欧阳中石先生倡导建设的融书法艺术研究、教育、创作、展示和交流于一体的书法文化活动基地。目前同类基地在全国仅青岛、邹平各有一处。“首源弘文书苑”设在聊城古城内的海源阁,系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与聊城市合作项目,“首”指“首都师范大学”,“源”即“海源阁”。“首源弘文书苑”的设立,对促进聊城市与首都师范大学的文化交流合作,传承书法艺术、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聊城文化名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均有积极意义。
    “文”是美好、和谐、繁荣
  欧阳中石先生讲:称为“文字”的字,只有中国文字。什么是“文”呢?易经上说:“物相杂,故曰文。”
  这里所说的“杂”,不是贬义词,不是繁杂的意思。“杂”的繁体字是一个“衣”字旁,一个“集”。“隹”就是指短尾巴鸟,在木(树)之上,很好看,就像人穿着各种各样的衣服一样,很美丽。所以说,“文”,是当“美好”讲的。
  《礼记》上讲“五色成文而不乱”。何谓“五色”孔颖达疏:“五色,谓青、赤、黄、白、黑。”刘熙也曾作具体解释,他在《释名》中谈及他的观点:“青色为主,生物生长之色;红色为赤,太阳之色;黄色为光,日光之色;白色为启,如同化水之色;黑为晦,如同昏暗之色。”这说明,“文”是和谐、有章法、繁荣的。
  文化,词典是这么解释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用文来化事物,让其变得美好、和谐、有章法。把许多事物变得美好的过程叫文化。
    “字”,相当于家里有个儿子
  中国文化最基层的元素、最简练、最直接的标志载体是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艺术、科学的结晶。
  看看“字”的组成,一个宝盖,下面为什么是“子”?这就是说,有了“字”,就相当于家里有了一个儿子,可以传宗接代,传承文明,可以用来做许多事情。中国的汉字,哪一个字都有意义,这是真正的文字。外国的字是音符,不是文字,我们的祖国了不起!我们应该为拥有汉字而骄傲。
  为什么要学书法呢?书是什么?是写,是动词。“书”的繁体字是由“聿”和“曰”组成的。“聿”是“笔”的本字,“曰”意便是“说”,所以“书”的意思是用笔来说话。“书”还有一种繁体字,就是上“聿”下“者”,指用笔写下来的东西。我们交流最直接、最便利的方式是语言,但语言有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西方国家的文字记录的是声音,而声音与客观事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但中国的汉字恰恰是对事物形象化的描述,即使不一定可以读出声音,但它的意思却清楚明白。
  作字是为了行文,行文是为了载道,电脑碑刻也都可以载道,为什么还要书法?因为书法能使“文以载道”的“文”焕发出更好的光彩;书法还应追随时代,做到“切时如需”。
  汉字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智慧创造,汉字书写更是绝无仅有的高超技艺。中国书法不仅是线条与空间的艺术,更具有“表音”与“表意”的功能,是音、形、义的完美结合体,并承载着千年的文化意蕴。教育部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练习书法,不是要求把字写得多么美,而是用来更好地表达思想,更好地表达和发掘历史、今天、明天的知识、智慧,使其更好地传衍下去。对于我们的文字,我们应该爱护,要好好地发展。不管繁体或者简化,做科学的研究之后,使它代代相传。

 

 

  编辑:梁小民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