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女装哄患病母亲”是孝顺也是无奈

2018-01-01 13:29:55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作者:丁恒情  稿源:齐网   编辑:王刚

  一件大红色的对襟小袄,一头及肩的卷发,58岁的朱孟勋坐在母亲的床前,双手将横笛举到嘴边,悠悠地吹着一支小曲。已年近九十的朱妈妈满头银发,也穿着一件红色的棉袄,躺在床上,一边看书,一边跟着曲调轻声哼唱。这是12月27日发生在广西桂林一间简陋出租屋里的一幕。20年来,朱孟勋每天穿着女装假扮病逝多年的妹妹,只为能让母亲走出丧女之痛。(12月31日《北京青年报》)

  看完这条新闻,有两个感觉:一是感动,二是无奈。令人感动的是,为了让母亲走出丧女之痛,为了哄母亲开心,朱孟勋每天穿着女装假扮病逝多年的妹妹,而这样的坚持已经有20个年头了。作为儿子,朱孟勋20年的隐忍与坚持,的确是大爱,是大孝,更是比金子还珍贵的人间真情,这也足以令每一个人为之动容。但是,“穿女装哄患病母亲”是孝顺也是无奈。

  从报道中不难看出,尽管朱孟勋无视旁人的非议,但穿女装的行为还是有一些人不理解,生活中也难免遭遇性别被误认的尴尬。比如,在街头吹笛子的时候,经常有人会问朱孟勋到底是男是女;比如,离开日常生活的范围,朱孟勋就会尽量避免去公共厕所,以免遭遇性别被误认的尴尬,等等。显然,无论是别人的不理解,还是路人的指指点点,都给朱孟勋带来了不小的烦恼。

  按照“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为了随时能照顾年迈的母亲,朱孟勋放弃了打工,选择了每天开着三轮车带着母亲在桂林街头吹笛卖艺,这本也无可厚非。但问题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养老观念的转变,当孝心影响了自己的生活,荒芜了自己的感情,行孝模式就应该做适当调整。不知变通的固守传统,这是愚孝,很不合时宜。

  其实,孝顺老人,无非是满足物质保障和精神慰藉。而这一切固然需要以一定形式呈现,但根本还是在于孝的内容。如果说每天穿着女装假扮病逝多年的妹妹,满足的是母亲精神方面的需求,那么,每天开着三轮车带着母亲在街头吹笛卖艺,难道这样能够给母亲带来丰厚的物质保障吗?因此,如果朱孟勋能换个角度思考,也会茅塞顿开。尤其是当自己力不从心时,将老人颐养天年的责任转托社会,这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养老院在护理方面还存在着家庭养老无法比拟的优势。

  在老龄化日益严重的当下,选择居家养老还是换一种方式,进入到养老院颐养天年,的确是一个老话题,但这并不应该成为一个老难题。面对“穿女装哄患病母亲”的无奈,转变养老观念显得尤为迫切。须知,遮遮掩掩、拘泥形式的孝,如果因此给老人内心增添负疚感,就不仅仅是迂腐,简直就是一种大不孝。

  “穿女装哄患病母亲”是孝顺也是无奈。改变这种状况,不仅需要子女努力,也需要社会发力。当进入养老院养老成为社会共识,并最终成为更多人的主动选择,年轻人才能真正放下包袱,轻装上阵。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