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骗戴“贫困帽子”的要追责

2013-12-26 07:01:58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黑龙江省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但近几年,这个市却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去年,该市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便搬进投资近亿元兴建的豪华政府大楼。(见2013年12月25日新华网)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置疑。

  海伦市的做法,性质是严重的,实则是弄虚作假、欺骗黑龙江省乃至中央,这绝非无线上纲。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区,是一个拥有80多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县。“十一五”(2006年-2010年)末,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95元,年均增速高达19.5%。但为了挤进“国家级贫困县”行列,经该市领导班子研究决定,于2010年11月正式申请上报省定贫困县,其申请报告数据显示,全市农村贫困人口近17万人,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300元,70%的农户靠抬贷、借款维持生产生活,扣除人员工资和上划,全市财政收入亏空高达3.5亿元。2012年初,黑龙江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式公布,海伦市“新晋”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行列,一举戴上了“贫困帽子”。显然,这顶“贫困帽子”是骗来的。

  时下,许多地方政府和官员热衷于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在GDP数字上拔高造假,把成绩由一说成二。海伦市领导班子则反其道而行之,情愿自我贬低、甘当尾巴。他们所以这样做,目的无非是要享受国家级贫困县才能享受到的国家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除本市财政收入免于上交外,还可以享受到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发展资金、信贷扶贫资金 ,以及在劳动力培训、义务教育等方面的一些优惠政策,而当地一些干部更多考虑的是个人收入、福利待遇的改善,而非数以万计的撑起这顶帽子的贫困人口。正因为如此,海伦市最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未发现任何有关摘掉“贫困帽子”的工作目标或时间表。相反,倒是听到有的领导干部叫屈:海伦不属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还有更优惠的政策没能享受到。甚至有人认为,没有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这顶帽子就保不住,所以脱贫速度和规模都要有“规划”才行。这种不通过自身努力、靠国家和上级扶助过日子的心态和做法,显然是一种不求进去的懒政。

  一边是千方百计争戴“贫困帽子”,一边是耗费近亿元资金新建豪华政府办公楼,这就更是错上加错。海伦市采取的办法是:将市中心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政府办公楼评估9600万元卖给一家辽宁企业,再由该企业以海西新区写字楼名义在新址为政府建新办公大楼进行置换,有政府官员将之当成创新城市经营理念的“政绩”与“杰作”:不花钱也能“换”来新大楼。其实,即使按当时的地价,政府楼旧址拍卖至少值1个亿,绕这么多圈子用土地“换”大楼,不过是避开上级和社会监督的惯用手法而已。近年来,中央三令五申禁止地方大建豪华楼堂馆所,即便富得流油的县市也在禁止之列,更何况像海伦市这样的“国家级贫困县”?海伦市的做法,显然属于顶风上。

  海伦市这一典型案例告诉我们:在申报国家及贫困县中,一定要严格审查把关,防止弄虚作假;对弄虚作假的,不仅要把帽子摘下来,还要追究领导者的责任,哪怕是集体研究决定的;对确实符合标准戴上“贫困帽子”的,一定要制定摘掉“贫困帽子”的工作目标或时间表;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摘掉贫困帽子的,领导干部不能提拔重用。

  在国务院扶贫办2012年3月公布的调整后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有没有类似海伦市这种弄虚作假的情况,大概谁也难打保票。这需要国家和省市扶贫机构加大审查考核力度,该摘帽的要摘帽。海伦市根据中央精神于今年9月对政府大楼办公用房进行清理、腾退,固然值得肯定,但对他们骗取的“贫困帽子”,应该尽快摘掉!

 

  作者:侯文学

  稿源:齐网

  编辑:齐若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