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展之盐”说略

2014-05-04 14:59:24  来源: 齐网

小字体大字体

  (二)《管子·房注》认定,渠展在“泲水入海之处”。从原文涉及的地域来看,渠展不可能宽泛无边,更不可能超出当时齐国的疆界。这一点在《管子》最早的注本《管子·唐房玄龄注》中说得明白:“渠展,齐地,泲水所流入海之处,可煮盐之所也”(《说文》说“济”是“泲水”,而“泲”又是“沇水”,“沇水”又是“济水”的别称,看来古“济水”、“泲水”“沇水”是同一水系)。据《水经》记载,济水在春秋时期是中原地区沟通东西的重要河道,从流向上看,济水进入山东,从巨野泽北出东北过寿张县,与汶水交汇后北过须昌、自临邑过平阴等县,流至今济南市的泺口镇,这段河道大略和如今黄河相同;泺口以下则在今黄河以南,经菅县(今济阳县东)南,梁邹县(今邹平县北)北,临济县(今高青县东南)南,过利县西(今广饶县西部),至琅槐县(广饶县丁庄镇)东北入于海,这段河道与现在的小清河流路差不多。从战国时期的海岸线看,济水入海处当在现东营区六户镇与广饶县丁庄镇之间。??

  (三)从地理环境上看,渠展在“马常坈”周边地区。战国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还很低下,地理环境对社会生产影响最大,因此“渠展”所在,淡水与燃料不可或缺。打开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可以清楚地看到,自西周以后,今利津城东南到今东营区史口镇之间有一个“U”形的自然海湾,底部在今滨州市滨城区小营镇一带。流经大伾山南的漯水浩浩西来,自海湾底部缓缓注入。这个海湾俗称“海袖子”,也叫“长河口”,《水经注》称它为“马常坈”。

  《水经注》卷五“河水”篇中,对于“马常坈”一带有细致的描述:“伏琛曰:千乘城在齐城西北百五十里,隔会水,即漯水之别名也。又东北为马常坈,坈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乱河枝流而入于海。河海之饶,兹焉为最。”从以上描述来看,漯水尾闾一带河流交错,沟岔纵横,最终汇入“马常坈”与渤海相通。从战国地图上辨析,当时济、漯二水相距只有二三十里,在今东营区六户镇南北两端并行入海。可以想见,济漯近海处水泊相连、葭蒲绵延,是无与伦比的煮盐宝地。

  (四)《山东通志》等志书记载,渠展在利津滨海。历经三十年修成的《山东通志》,对研究山东地方史有重要参考价值。这部皇皇巨著在“利津”条下载:渠展“在县北滨海境,古置盐官所也。《管子》:‘齐有渠展之盐,此阴王之国也。’注云:‘渠展,齐地,济水入海处,可煮盐之所也。’”并且将《寰宇记》有关“斗口淀”的记载也收录此条中:“海畔有一沙阜,高一丈,周回二里,俗人呼为斗口淀,是济水入海之处,海潮与济水相触,故名。今淀上有甘井可食,海潮虽大,淀终不灭,百姓于其下煮盐。”还附有如下说明:“按之邑志,今县北七十里,丰国镇盐场是也。”

相关信息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 健康

推广

频道推荐

社会 | 娱乐 | 女人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