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非物质文化展示:高唐扛哥

2013-10-30 07:20:19  来源: 齐网-大众日报

小字体大字体

 

  扎着白头巾的汉子,肩上站着身穿喜庆服装的儿童,随着鼓点的起伏,儿童有节奏地甩着手中的红色手绢,这种源于高唐姜店镇坟台村的艺术形式叫做“扛哥”,被当地老百姓称为“肩头艺术”。
  扛哥最早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盛行于晚清和民国时期。其发源地在坟台村,流行于城南、城西。是由小孩骑大马演变而来,最初的人们表演扛哥时扛的是八仙过海中的八个仙人,后来演变成了扛小孩,一般选五六岁的儿童。扛哥既需要大人有足够的体力,又需要站在肩上的孩子有一定的胆量和音乐感,是一项有惊无险的艺术活动。扛哥一般与高跷队、秧歌队一起表演,其锣鼓经与一般高跷锣鼓经一样的打法,乐器有大鼓、大锣、大钹、小钹、小手锣,打法如:仓来个仓,七仓七,一直反复。
  由于扛哥表演不像秧歌、高跷等一学就会,还需要小孩子的配合,这种表演形式在解放后演出不多,坟台村多年的春节文艺汇演中也不再表演扛哥,时间一长,人们渐渐遗忘了这种略具神秘感的艺术。直到1990年,坟台村支部书记赵衍路听说以前自己村里有扛哥表演,就想让这项艺术“活过来”。多方打听,终于做好了一副架子。
  架子做好后,通过试验,牢固性和舒适性都很好,赵衍路就琢磨着年底村里组织文艺活动时,把这个项目加进去。村民赵丽娜回忆起当时的情况还有些得意:“当时我只有六岁,和别的小孩子一起练习扛哥,他们中有几个都吓哭了,就我和另一个小孩没哭,大人们一看,这小姑娘胆量还行,就选上我了。”1991年春节,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赵丽娜站在大人肩上,跟着鼓点挥舞着手绢,活泼可爱的表演赢得了大家的欢呼。据赵衍路介绍,这张照片曾被聊城市运河博物馆展出。
  多年过去,扛哥表演流传了下来,并被评为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唐县也积极组织老文艺骨干搜集有关资料,进行编排,随后将高唐扛哥编录在高唐文史资料第二十辑《传统非物质文化》一书中。
           (王兆锋 薛伟伟 整理)

 

  编辑:齐若凡

相关新闻

我说两句

热门推荐

房产 | 汽车 | 旅游 | 教育 | 财经 | 科技

推广

频道推荐

娱乐 | 女人 | 健康

热点排行

文化

更多 >>